國家級傳統(tǒng)村落東山侗族鄉(xiāng)。
向學生講解紅提種植知。
邵陽新聞網(wǎng)訊(通訊員 龍憲智 劉三祺 唐新月) “大哥哥,大姐姐到我們侗鄉(xiāng)來上課,課講得非常好,我們很喜歡他們!”7月16日,參加湖北首義學院“三下鄉(xiāng)”支教暑期學習班的蒙秋樸高興地說。今年暑假,湖北省武昌首義學院陽光愛心協(xié)會在該院指導教師龍婷的率領下,來到湖南省綏寧縣東山侗族鄉(xiāng)開展開展為期20天的“三下鄉(xiāng)”暑期實踐活動。
東山是一個典型的侗族鄉(xiāng)。該鄉(xiāng)歷史悠久,文化特色濃郁,境內風雨橋、鼓樓、寨門是東山侗鄉(xiāng)典型的建筑特色,是國家首批非遺文化遺產“咚咚推”的故鄉(xiāng),是“四·八”姑娘節(jié)的發(fā)源之地,有國家傳統(tǒng)村落東山村、橫坡村,至今仍保留太平天國石達開駐軍東山的練兵遺址、楊登齋平面日晷遺址等珍貴的文化遺產。
與學生一起郊游。
據(jù)悉,武昌首義學院從100多名大學生中選拔了26名志愿者組成湖南省綏寧縣“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東山侗鄉(xiāng)服務團。7月8日,該團來到東山侗族鄉(xiāng)實踐基地后,團隊成員通過招生宣傳,共招收學生356名,免費傳授知識、接受技能培訓、體驗侗家生活。
學員與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流。
與學生一起練習跆拳道。
學員與學生一起舞蹈。
暑期培訓班設6個班,容納了小學,初中及部分高中生。開設了英語、數(shù)學、語文、美術、音樂、舞蹈等科目外,還開設了跆拳道、傳統(tǒng)武術等科目。
走訪慰問空巢老人。
與鄉(xiāng)敬老院老人座談。
社會實踐東山侗鄉(xiāng)服務團系列活動最大的亮點是實施開門辦學,將課堂搬到了田野、山林、農家、敬老院和民族民俗博物館,與孩子們一起進村落,尋找石達開練兵舊址等古遺址,增強孩子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進農場,開展油茶、香菇、紅提、東山花豬等特色產業(yè)調查,在田野里、山林中學習科普知識;進農家,到留守兒童家中走訪,與空巢老人聊天,看望慰問五保老人,關注民生、民情;進侗寨,了解侗族建筑、侗族服飾、侗族美食藝術,感悟侗族文化圖騰與宗教文化。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感悟生活。與孩子們一起參觀、郊游、野營、爬山、欣賞音樂、制作小工藝品等有益的活動,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斷豐富孩子的閱歷,增長見識,愉悅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