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 胡南春)“從農戶申請到村里討論、現場勘查、所里審批、辦事處審批、領取批復、代辦證件,如果資料齊全符合條件,7個工作日就可以拿到證件,比‘新政改’前效率大增不說,還從根本上解決多頭跑、重復找、‘踢皮球’、拖時間、辦不了等突出問題。”3月22日,武岡市迎春亭街道辦事處小山村居民李樂山對市政務服務中心一樓大廳的工作人員如是感慨。
像這樣村、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市三級聯(lián)動,把41類窗口共計171項行政審批權進行下放,今年武岡市共接待群眾85000多人次,辦結實事42037件,群眾滿意度飛速上升,真正讓老百姓搭上“三級”政務“便民車”。
滿意于省心,不再多頭跑
2016年3月,武岡市積極響應中央、湖南省、邵陽市“新政改”政策,率先推廣“一次性告知、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新模式,把政務服務從全市延伸到行政村,共設置328個村級政務服務平臺,其中社區(qū)、居委會25個,負責人由村支書兼任,辦事員為村支兩委干部,范圍實現全覆蓋。
自從政府權力下放后,村級政務服務平臺以村干部集中辦公為基本形式,通過告知表格填寫、辦事流程、找人姓名、辦結期限、領證時間等內容,大幅減少老百姓起早摸黑、重復上報、多備資料等繁瑣過程,并且讓群眾享有督辦權、建議權、批評權,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監(jiān)督作用。
該市設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18個,每個政務服務分中心設國土、司法、林業(yè)等窗口7個,每個窗口設辦事員1至3名不等,構建了事項辦理、信息發(fā)布、矛盾調處、投訴受理“四位一體”平臺,并且做到領導力量、工作力度、部門聯(lián)動“三個到位”,真正確保“一次上門,當場了結”。
“原先在鄉(xiāng)里辦事,由于站與站之間場所分散,不同事情得去不同站所找人,浪費時間不說,還消耗大把精力,現在即去即辦,省心多了!”家住迎春亭街道辦事處江口村10組的熊小輝,在迎春亭街道辦政務服務國土窗口領到土地審批表時坦言。
滿意于安心,不再天天等
去年以來,該市進一步加強矛盾調處力度,村組之間界限權屬劃分、鄰里矛盾、民事糾紛、意見分歧等得到有效解決,讓問題化大為小,隔閡化小為了,從根本上確保一方平安,充分發(fā)揮調解作用。同時,窗口還為群眾設立投訴受理辦公室,對舉報、投訴的,一經查實,堅決做到有問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懲,全面打造“一站式”便民網絡。
“自從監(jiān)督全覆蓋后,干部索拿卡要現象得到根本性改變,人民群眾可以安心上門辦事,不用再天天等結果,凡是政策規(guī)定一天辦結的,坐一坐就是到手的快樂,回家睡覺踏實得很!”灣頭橋鎮(zhèn)龍泉村龍師傅說。
而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監(jiān)督負責人則由紀委書記兼任,凡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七站八所,全部入駐政務服務窗口。
設立“三級”政務服務平臺后,該市政務服務更為人性化、規(guī)范化、合理化,現已形成變群眾跑為干部跑、變多次找為一次辦、變進多家門為進一家門、變臨時隨意辦為集中規(guī)范辦的一體化新格局。
滿意于放心,不再“辦不到”
村里在設置政務服務平臺之前,不公開、不公正、不方便的案例時有發(fā)生,也經常接到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有推諉、事不辦的作風問題舉報。如今,村支兩委干部輪流值班,堅持“一個窗口對外”“一套人馬服務”“一個結果滿意”辦事風格,有效杜絕干部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現在,干部辦事雷厲風行不說,還特別注重效果,營造了風清氣正良好氛圍。
在鄧元泰鎮(zhèn)走訪時,村民小廖拉開話匣子:“鄰居更改老屋地基界線,無奈找到村支書,他二話沒說,就叫來雙方當事人、小組組長、群眾代表、相鄰住戶召開緊急會議,3個小時就解決了長達十多年的遺留問題,事情不再辦不到。”一句“不再辦不到”,看似普普通通,實質反映了政改新成效。
“今后,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強政務服務隊伍建設,繼續(xù)探索總結新經驗,讓全市老百姓搭上‘三級’政務‘便民車’,為推進‘新政改’工作作出更大貢獻。”武岡市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譚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