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光盤行動”應成為日常習慣

來源:法制晚報 作者:龐嵐 2018-08-10 15:32

從2013年至今,以反對“舌尖上的浪費”為目的的“光盤行動”已開展4年。隨著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嚴格執(zhí)行和反腐風暴的掀起,公款吃喝和炫耀性消費明顯減少,“按量點菜”的觀念開始樹立。

不過,記者近日采訪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風行的“半份菜”悄然消失,婚宴、商務聚會的浪費依然比較嚴重。

法制晚報訊(本報評論員 龐嵐) 去年,官方的研究稱,我國餐飲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噸至1800萬噸,相當于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

這么多的食物被浪費掉,著實令人心疼。雖然鈔票能買來糧食,但浪費糧食和浪費錢財卻是截然不同的。鈔票、貨幣、金錢都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但是糧食卻是一種實實在在的、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但是為了所謂的面子,有些人卻在大量地浪費食物。

昨天是“世界饑餓日”,這個日子的設立就是在提醒人們不要忘記世界各地有幾億人長期挨餓。在我國,雖然已經(jīng)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是在一些貧困山區(qū),賴以為生的卻還只是窩頭咸菜,還有一些山區(qū)的孩子為了讀書,中午在學校只能餓著肚子,所以國家才有“營養(yǎng)午餐計劃”。

當我們在商務、婚宴、家庭聚會的餐桌上,看著大量的飯菜被倒掉,再想想那些瘦小的貧困孩子,難道不會覺得臉紅嗎?即便在餐桌上花的是自己的錢而非公款,但是如果能夠少點些菜、少浪費一些,然后用省出來的預算去資助貧困孩子,讓他們都能在學校吃上一頓有營養(yǎng)的、熱乎乎的午飯,這難道不是一件更好的事兒嗎?

生活條件好了,有錢了,吃點喝點、享受美食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完全沒必要也不應該為了擺排場、講面子去點那么多壓根兒吃不完的生猛海鮮、雞鴨魚肉。在真正有素養(yǎng)、有文化的人眼中,這種奢靡與浪費,恐怕恰恰是丟份兒、丟面子的行為。對于那些餐廳的經(jīng)營者和服務員來說,雖然您是“豪客”,大大地照顧了他們的生意,但是轉(zhuǎn)過臉去,沒準兒他們還會在私底下議論您“人傻錢多”……

吃多少點多少,盡量做到“光盤”,實在吃不完的打包帶走,絕不浪費食物,這樣才是真正的時尚與文明。這樣的理念,應該深入人心,這樣的行為應該成為每個人的習慣。

至于商務宴請和婚喪嫁娶,倒是不妨多一些“自助餐”的模式,讓人們吃多少取多少,這樣一來菜品足夠豐盛,同時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浪費。

與此同時,餐廳也應該把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的好習慣堅持下去,同時盡量提供免費打包盒,提醒、倡導顧客把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在這方面,行業(yè)協(xié)會應該發(fā)揮出更積極的宣傳、引導作用。

據(jù)新華社報道,一些政府機關、大學和私企食堂,也是“舌尖浪費”的重災區(qū)。要改變這樣的狀況,相關單位的領導都應該負起責來。提高食堂的服務水平、菜品質(zhì)量是一回事,鋪張浪費就是另一回事了。要讓員工吃得好,不妨一周的五個工作日里每天的菜單花樣翻新,但是沒必要一頓飯就準備齊所有的菜色。企事業(yè)單位里的食堂什么樣子,很多時候也體現(xiàn)著這個單位的社會責任感。

總之,反對舌尖上的浪費,倡導光盤行動不應該是一陣風式的,而是應該成為我們的日常習慣。在我們這個發(fā)展中國家,還有一些人在貧困線上掙扎,當我們品嘗美味的時候,也不應該忘了這一點。

weixin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

官方新浪微博

掃碼關注

官方抖音號